嗯!接下來就要朝向第二個尚未實現的人生經歷邁進了!出席演唱會!!可憐我這麽大的一個人還沒有體驗過那種跟著人群大合唱,high 到翻過去的滋味。
下面是劉軒的新作中,其中一篇我個人很喜歡的文章。還有其它很多好文章都很值得品嘗的。
這一篇名為“傷到深處總是情” (Love Hurts)
我認識一個女生,十八嵗那年搬到臺北,十九嵗談戀愛,二十嵗分手,等到情傷終于痊愈,整個人仿佛憔悴了十載,且因爲愛得太深,分手時還曾尋短。
她現在利用刺青修飾了割腕的傷疤,兩道荊棘的圖騰盤在手上,被她戲稱為“愛情的手銬”。“當年愛到無法自拔,意識到他要離開我又不知道該怎麽辦,就想用這種方式把他‘拴住’。最後救護車來了,他還是沒回來。”
她之前把心挖空了,剩下的洞太大,傷疤太深了,一時填不滿而使她對一切格外冷漠。奇怪的是,那曾受過傷的樣子似乎使她對男生更具吸引力。這個朋友目前有好幾個交往對象,而且每個都被她吃得死死的。這算是一種變相的報復嗎?
“我只能說,有些人喜歡占下風。”她淡淡一揮:“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,還樂在其中,就像我當年一樣。”
我還有個男生朋友,到了大學才初戀。異性的青睞使他受寵若驚,把對方當成恩人,恨不得把她擺在聖墰上崇拜。但這並沒使他得到好報,反而因爲他對女友過度的配合而被嫌“沒主見”。
寒假到了,女孩子對他說:“我們分開一陣子,暫時不要聯絡,開學后再從頭開始。”男生被放逐到情場邊疆,夜夜孤枕難眠,還跑去沙石場打粗工,把自己搞到精疲力竭,終于熬過了假期,回到學校,才發現女生的“從頭開始”,意思是“從陌生人開始”。
某一晚,女生忽然打電話來,説是想聼聼他拉小提琴。他興高采烈地跑上宿舍樓頂與她碰面,在月光下卻見到兩個人影——女生竟然帶了個男伴。他還是硬拉完一首曲子,衝回房間,把琴砸爛。
“這樣受傷一次,就夠了!”他說。
但同時他也承認,當年的那種椎心之痛,苦中竟然有點回甘。
西班牙有句俚語:“哪裏有愛,哪裏就有痛。”以務實的角度去看,談戀愛還真不符合經濟效益,但我們依舊像飛蛾撲火,因爲那是大自然的程式,有“痛”必然有“快”。最新的MRI機器掃描也發現腦部掌管pleasure和pain的部位根本就是隔門鄰居,而且當實驗對象想到“愛”的時候,“痛”和“快”兩個部位竟然都有反應。
意大利科學家最近也發表了一份研究,發現年輕人在剛墜入愛河的前半年,血清素竟然比平常少了高達百分之四十。血清素是我們腦部的“天然百憂解”,怎麽談戀愛反而會減少?學者自嘲地說,也許這跟意大利人談戀愛的方式有關吧!
無論如何,有愛必有痛,這是廣爲接受的現實。回想我自己的感情史,有些記憶特別鮮明,許多都是不開心的,但這些畫面與快樂時光並排,又顯得很美。莎士比亞說:“愛是一片嘆息的煙霧。”就此形容,當我們把煙霧撥開之後,又會看到什麽呢?傷痕累累的心,和幸福的微笑,也許是同一個硬幣的兩個面。傷到深處,還是有情!
文章摘自劉軒 新作《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》(Ambling to a Wayward Beat)
凴票入場的人都要在手背上打印
藍圈内是劉軒二字
是不是很有“我是劉軒的”那種感覺咧?
座談會之後來了頓夜宵
是久違的牛肉面
熱騰騰的湯頭+QQ的麵條+新鮮的材料
RM6 一碗^^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